公司公告
您好,欢迎光临白沙溪北京黑茶批发旗舰店!多款产品供您选择,“千两茶”、“精品黑砖条装茶”、“天茯茶”、“5301芽尖茶”、“1000g花砖茶”

当前位置:首页>行业新闻

1958年中国第一片花砖茶诞生于白沙溪

发布日期:2016-07-27 阅读次数:1371

    由于花卷茶操作繁杂,劳动强度大,工效低(一般22人日产仅40支),物料消耗多,生产期短(只能每年的伏天踩制),1958年,白沙溪茶厂用制作花卷茶的原料和工艺,利用压制黑砖茶的机械设备,将花卷茶改压为花砖茶,其规格为34.5×18.3×3.5厘米(试压时厚为5厘米)的长方体,实验时每片重3公斤,投产时每片重为2.5公斤,根据湖南省茶叶公司转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1962年4月28日(62)茶黄字64/3225号批复,花砖茶每片重2.5公斤改为2公斤。

    花卷茶改为花砖茶后,日产提高66.2%,单位工时降低52.4%,包装材料费节约40%,由于采用烘房火温干燥,缩短了生产周期20天左右,减轻了劳动强度,便于运输和销售,并由季节性生产变为常年生产,促进了生产发展。
花砖茶当时有片重2公斤、0.5公斤和0.45公斤三个规格。行销区域为宁夏的银川、固原;甘肃的兰州、庆阳、平凉、陇西、定西、榆中、漳县、岷县、岩昌、渭源等;陕西的长安、泾阳、宝鸡、渭南;山西的太原、运城、临汾、忻县等地区。主要消费对象是一般城镇居民、农村的农民和回族牧民及少数民族干部。

•天尖茶、贡尖茶、生尖茶
天尖茶以谷雨节后采摘的茶,用八十二、八十四皮篾之中雨筛筛出,踩制而成大包。即以一级黑毛茶原料为主,少量拼入二级原料提升茶稍加压制而成。外形色泽乌润,内质清香,滋味浓厚,汤色橙黄,叶底黄褐。古时为贡品。
    贡尖分头黄、二黄两种,头黄用六十四皮篾之中雨筛筛出,二黄用五十二皮篾之雨筛筛出,踩制而成大包。即以二级黑毛茶原料为主,少量拼入一级黑毛茶下降茶和三级提升茶稍加压制而成。外形色泽黑带褐,香气纯正,滋味醇和,汤色稍橙黄,叶底黄褐带暗。古时为贡品。
    生尖有原庄生尖(又名上生尖)和捆庄天尖(又名下生尖)之分,不用筛,仅以簸盘拣出大黄叶,三级黑毛茶为原料,外形色泽黑褐,香气平淡,稍带焦香,滋味尚浓微涩,汤色暗褐,叶底黑褐粗老。多供销于山西地区。
    1950年,白沙溪茶厂除压制黑砖茶外,恢复了天尖茶、贡尖茶、生尖茶生产。
据考证,天尖茶、贡尖茶、生尖茶原料相对较嫩,一般为篾篓散装茶,历史上均为皇室贡品,即天尖茶是皇帝用茶,贡尖茶是臣子用茶,生尖茶是朝廷一般人员用茶。正因为如此,“三尖茶”在“文革”期间被视为封建思想的产物,白沙溪茶厂为保护其产品能完整地传承下来,曾于1967年至1983年期间巧妙地将天尖茶、贡尖茶、生尖茶分别改名为湘尖一号、湘尖二号、湘尖三号,“三尖茶”才没有被当时极左的政治风暴所扼杀而得以保存,
    直至1983年“文革”后才恢复“三尖”原名。“三尖”主要行销陕西省的西安、长安、蓝田、泾阳、咸阳、宝鸡和渭南等地。消费对象主要是工人、农民、干部,还有部分中高级干部也是天尖茶的长期消费者。
“三尖茶”的汤色橙黄,口感甘润爽滑,滋味清醇,还带有独特的松烟香,现成为人们时尚饮品。“三尖茶”还具有存放越久越陈香的特性,许多人还将其收藏存放,期待将来享用。2005年2月14日,中央电视台《鉴宝》栏目对1953年产自白沙溪茶厂的一篓天尖茶(25千克)进行验证鉴评。通过专家评估,评价48万元,轰动了当时茶叶界和收藏界的黑茶爱好者。